第14届联合杯作文大赛国中七年级(相当于新加坡中学一年级)组首奖作品
作者:万学宁/康桥国际学校
那是一片耀人夺目的湛蓝。
我卧于桌前,看着那份早已起头的草案,听着那声早已熟悉的呼喊,思索回忆著。
那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湛蓝。
硕大雄伟的鲸豚徜徉于蓝海中,滚滚洁白浪花,却成为污浊不堪的牢笼;精壮盎然的鲨鱼掠夺于深海中,丰富的鲜美大餐,却是食物链摇摇欲坠的开端;绚丽生机的海龟翱翔于海洋中,却惨遭塑胶毒手。那片如镜般清澈而一尘不染的海,早已面目全非,千疮百孔。
望穿眼中的流年,城市今非昔比:高楼林立,繁荣无比,但那抹色彩斑斓的湛蓝却如浮光掠影,转瞬即逝。追求卓越的代价,似乎是泯灭更多纯真美丽的生命。华丽的包装,藏着一颗腐败的心;它们流入海中,引诱生物误食,为果腹致死。那些为求利益的人类舍弃道德,以无情的锋利绳网了结一朵朵童心未泯的灵魂。吵杂的船泊于灯塔惊动着动物,它们是否无法安心入眠,只得用眼泪包裹疲累的自己,被痛苦啃咬一生?
那是一片陌生冷酷的灰蓝。
看着档案中所拟好的计策,一股无力感袭卷而来,我久久无法言语。人类究竟能为自身利益舍弃多少?牺牲多少?我们都是自私的,在享用那盘滋味鲜美的活宰鲜鱼时,背后是多少无声的挣扎?茫然感蔓延,仿佛将我浸于微咸的深水中;我所尝到的,是否为海洋生物无穷无尽的咸泪?
那是一片哽咽难言的深海。
我们神往平和幽美的自然界,却也为了金钱麻木的摧毁着它。“月亮与六便士”,理想及现实无法共存,因此,我们只能择善或选择平衡,在不破坏经济与自然体系的前提下,和平共存。事后的悔过治标而不治本,唯有从根源开端,以微小事物开始减量,才可循序渐进的接近那片“理想国”。
伤害和反扑共存,这是永恒的定理,我们今日享乐多少,往后就须承受多少。梦想与生活,如何取舍?
思绪骤停,我停止那些沉浮的记忆,收起绝望与悲情,重返现实。
我坐在餐桌前,询问自己:“海洋或是美食?”我微笑,推开眼前的海鲜。
“我选择湛蓝。”
那是一片希望未尽的湛蓝。
《赏析》
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、作家/徐国能
说理而能带有诗意,叙事而能兼具抒情,好的作品,总是能在说服和创意外,给人意想不到的感动。面对庞大、沉重的环保议题,〈湛蓝〉一文表现出超乎预期的写作,全文像一首诗,又像一幅画,精致的篇幅中,始终抱持淡淡的抒情语调,对海洋议题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反省。作者以〈湛蓝〉命题,恰转喻出海洋的明净之美和地球的生生不息,全文也围绕着海洋意象,以“美”来驾驭议题。作者的写作手法不仅高明,也可看见其灵动的才情与早慧的天资,在作文以外,这是一位真正的文学创作者。
全文在抒情的笔调中,述说生存、经济与环保间的冲突,议论与举例皆能呼应题旨,扣题完整且讲述清晰,举重若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生态的忧虑。结尾处重复首段“湛蓝”的意象,展现了作者构思的巧致,忽然而止的瞬间,留下了无尽的诗情。全篇字迹整齐,段落结构完备,情感丰富而不流于滥情,是一篇完美的杰作。